会议专题

B亚型禽偏肺病毒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本研究利用分离的1株B亚型禽偏肺病毒,采用静脉注射和点眼滴鼻两种途径接种SPF鸡,并在接种同时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在攻毒后3、6、9、12、15d,每组随机抽取3只翅下采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利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新城疫HI抗体效价;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CD4+/CD8+比值,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同时观察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鸡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攻毒后9~15d,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外周血CD4+/CD8+比值和血清IL-2、IFN-γ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脉注射组与点眼滴鼻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的免疫器官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新城疫HI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在攻毒后显著升高(P<0.05),其他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在感染后3~10d出现轻微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的呼吸道和肝脏病变最明显.综上所述,B亚型禽偏肺病毒感染SPF鸡后,在一段时间内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导致免疫机能下降,并引起轻微的组织病变;B亚型禽偏肺病毒通过两种不同的攻毒途径对SPF鸡的致病性无显著差异.

无特定病原鸡 禽偏肺病毒 人工感染 致病机制

孙晓艳 刁有祥 裴苹苹 王蛟 刘鑫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国内会议

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禽病学术研讨会

潍坊

中文

118-127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