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未病”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当前人群健康状态可分为三种:一是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状态,即亚健康;三是已病未传状态,。因此,“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健康未病态的预防原则;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潜病未病态的防治原则: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己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这是未病态的治疗原则。此外,还有愈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或欲病未病态,故要注意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治未病思想 养生学 亚健康 疾病防控
杜耀战
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473004
国内会议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治未病”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07-211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