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治未病的实践和体会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治未病的三个层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群众预防保健意识相对不足,对治未病理念了解甚少,国家层面应该加大宣传,使中医治未病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百姓。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各省市治未病中心的建设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国家对中医政策的大力扶植下,医院将再接再励,进一步完善治未病理念和实践的相关探索,不断推进健康产业化发展进程,形成治未病、康复、科研、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模式,将“治未病”之精髓理念发扬光大。我院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将一些特色的中医疗法运用到相关疾病的康复治疗上,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进一步证明了治未病理念及相关实践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将来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开展治未病实践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

中医院 治未病思想 医疗服务 临床应用

刘文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治未病”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27-229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