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
目的:中医自古对于眩晕一证论述颇多,如”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本次研究对中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及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未病”提供体质类型基础,进行个体化干预防控,指导、改进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0-75岁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偏颇体质中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结论:在防治中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过程中, 应时刻注重人体阳气的盛衰,并予以调治,做到养生治病,以扶阳为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中医体质 疾病防治 中老年人
王凌 陈伟铭 李玲
陕西省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治未病”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423-425
201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