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由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引发,发病率极高,约占胃镜检查患者总量的85%.传统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方法多为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与替硝唑,但是疗效较不明显.本院脾胃科采用传统治疗方法配合穴位贴敷及中药离子导入技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穴位贴敷治疗是通过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而发挥作用的,它作用于人体时,通过“吸收,透射,反射,渗透”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从而激发机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养,增强免疫力。这种“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更能增强健脾益气,疏通经络的功效,因而疗效满意。综上所述,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与前景。但中医对CAG的病因病机的现代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并且存在较大的分歧,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临床需要加快中医对病因病机的研究工作,阐明该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形成统一的、标准的、规范的病因病机认识和中医药的治疗机制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工作。
慢性萎缩性胃炎 穴位贴敷法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临床疗效
许晓 李桂桂 李思静
甘肃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甘肃武威
中文
728-730
2014-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