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优势与问题分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以及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而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ITP治疗的基本法则,辨证治疗能够体现个体化,能够量体裁衣的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身心受益的治疗方法或方药.单方治疗ITP也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成年患者多属于CITP,其病程漫长,迁延难愈.脾胃处于虚弱状态,长期服用汤药的依从性较差.各家对ITP病机和证候认识的差别,用药也有明显差异,导致临床疗效的重现性较差,不能形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重大科技成果.缺乏随机对照、多中心协作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难以对其治疗结果给出肯定的结论.用药随意性较大,难以形成具有肯定治疗效果的有效处方,给新药研发带来相当难度.批次药材质量对治疗结果也会带来影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机制 中医药 临床治疗
李天天 褚雨霆 刘庆 陈信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
2014-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