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无毛小鼠皮肤芥子气染毒模型中miR-203表达的时空改变

目的:建立SKH-1无毛小鼠皮肤芥子气染毒模型,研究芥子气染毒后,miR-203在皮肤组织中表达的时空改变,初步探讨miR-203在芥子气染毒皮肤中可能的作用. 方法:以SKH-1无毛小鼠为模型动物,以2.5μL二氯甲烷稀释纯硫芥(约254mg/mL)进行皮肤染毒,染毒范围为直径0.8cm的圆形区域.观察染毒后小鼠的大体情况,并在染毒后1、3、7、14d,提取皮肤组织RNA,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iR-203表达的时间改变.在染毒后1、3、7、14d取材染毒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和针对miR-203的原位杂交,观察判断损伤愈合情况,以及miR-203表达的空间改变. 结果:局部皮肤染毒后小鼠大体情况好,无死亡,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染毒区水肿明显,边缘有明显的炎性反应带,痂皮脱落显著延长至28d以后.病理学观察发现染毒部位皮肤出现了典型的表皮真皮分离,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变性,表皮真皮细胞坏死,血管充血出血,再上皮化过程缓慢等病理变化.在损伤后1 d-14 d,miR-203的表达水平在表皮和毛囊上皮表达呈现升高-下降-维持过程. 结论:建立了无毛小鼠的芥子气所致难愈性皮肤损伤模型,初步明确了miR-203在伤后的表达时空变化特点,这为揭示其参与炎症反应、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分化等病理生理过程提供了拓扑学证据.

芥子气染毒 皮肤组织 微小核糖核酸 特异性表达 时空变化

王健 但国蓉 赵吉清 赵远鹏 赛燕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毒理学研究所 重庆400038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11-121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