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大鼠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极低频电磁场主要来源于输电线和各种电器.极低频电磁辐射对职业人群和公众健康状况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磁场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均有影响,不同暴露条件的磁场生物效应结论不尽一致.本实验通过研究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对大鼠心脏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HE染色结果:对照组示正常心脏组织结构,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后心脏主要病变主要为血管扩张、充血;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呈波浪状,局部肌间隙可见渗出液;少数心肌细胞胞浆疏松、核周隙增宽、或呈嗜酸性变;偶见局灶性肌纤维断裂,该部位可见渗出液。病变自暴露后即刻出现,持续至暴露后30d。超微结构变化:对照组示正常心肌,线粒体丰富,Z线清晰。终止暴露后6h,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水肿,可见肌膜指状突起,Z线模糊;线粒体肿胀,并见假包涵体;可见凋亡核、坏死核以及退变的胞核,核周水肿;血浆蛋白漏出,管腔内淤血,内皮细胞凋亡或坏死。
极低频电磁场 心脏损伤 组织结构 超微结构
王少霞 李杨 杨蕾蕾 左红艳 刘肖 徐新萍 王德文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261-262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