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高度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结构现状与分析进展

我国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加,超高层建筑由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逐渐向全国其他区域扩展,其中环渤海地区以及部分二线城市中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对不同高度的超高层建筑,其常用的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框筒-核心筒、巨型框架-核心筒和巨型框架-核心筒-巨型支撑结构.分析表明: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巨型框架和巨型支撑应用较多,混合结构在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通过实际工程造价分析,研究了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对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分别从超高层建筑形态空气动力学优化和长周期响应方面,阐明了超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采用黏滞阻尼器可有效降低超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对黏滞阻尼器在实际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介绍.

超高层建筑 结构体系 空气动力学 长周期响应 抗震设计

丁洁民 吴宏磊 赵昕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国内会议

第三届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学术论坛

长沙

中文

1-7

2014-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