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上会通,用上合流--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
文章介绍了三教讲论的交流方式,指出其殊途同归的文化心理。三教合一,儒释道三家最后形成这种关系,实际上符合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心理。“三教合流”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社会协调不同宗教关系的策略与智慧,是中国历史上宗教对话的成功典范。笔者将之概括为“体上会通,用上合流”。三教合流,并没有消除儒释道自身的特点,三教相似的对话策略,保留各自的主体性,体上会通,用上合流,体现了中国社会协调不同宗教关系的高超智慧。在这个宗教关系里,佛道两教都在强调自己具有劝善导俗的教化功能,乃至于在民间社会,两教互为表里,出现“仙佛不分”的信仰格局,并且大多主张“三教归儒”。
道教精神 儒家思想 佛教理论 历史传承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9-221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