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6种证型胃镜表现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6种证型胃镜下表现的观察,发现其中特异性的变化,为CAG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较为客观、规范的依据. 方法:将入选的311例CAG患者分成个6证型:浊毒内蕴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由本院一专职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并详细记录其内镜下表现,活检组织由同一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对不同证型胃镜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观察. 结果:浊毒内蕴证以隆起结节、糜烂、粘膜粗糙多见,共计占此证的74.19%;肝胃不和证以红斑渗出、出血点、胆汁反流多见,共计占此证的77.39%;脾胃虚弱证以红斑渗出、粘膜粗糙多见,共计占此证的59.46%;脾胃湿热证以红斑渗出、粘膜粗糙、糜烂多见,共计占此证的69.33%;胃络瘀阻证以出血点多见,共计占此证的52.17%.胃阴不足证以红斑渗出多见,占此证的60%.统计结果显示,CAG浊毒内蕴证型在内镜下的表现与其他5种证型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AG各临床证型与其在胃镜象形态学、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存在着相关性,在中医辨证论治CAG时参考胃镜下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是对传统中医辨证的补充和尝试.胃镜下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的依据.
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证分型 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
张金丽 李佃贵 王彦刚 王春浩 何华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050017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101-103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