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气象广域网络的研究与实现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象服务提出全方面、多层次、专业化以及精准、快捷的需求,对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气象业务支撑系统主要部分的气象广域网络,其发展直接影响着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通过分析气象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和气象业务传输的特点,从地面传输线路的选用及双线路热备份的实现等方面,指出气象广域网络的发展前景.通过分析目前主流传输线路优缺点,确定预选择传输方式,选择试点省份,建立不同的传输方式,进行科学测试.对主要的三种线路(SDH,MPLS VPN,MPLS)的带宽利用率、延时、传输质量保证情况进行测试.并根据气象业务的特点,最终确定适合不同业务传输的线路类型;根据业务调整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业务特点及设备特点的备份路由协议.最终选定稳定性好,线路可平滑升级的MSTP线路作为视频会商、及观测数据收集分发的主要通道,构成星型网络结构;选择MPLS VPN传输区域、流域共享数据的传输,实现网状连接.并建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至省级气象信息中心的气象高可靠广域网传输模型.该模型具备双网平滑升级、热备及负载均恒功能,提高了网络的性能.该网络模式运行稳定,各种条件下线路切换最长时延为80秒.具备在全国气象部门范围推广应用的条件.同时,该模型也适合省、市、县三级广域网络的组网.
气象预报 广域网 网络设计 数据传输
孙艳云 李明皓 李东宇 于文博
辽宁省气象装备保障中心,辽宁沈阳110016
国内会议
湖北恩施
中文
148-153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