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凹陷西部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湘中凹陷中部的大乘山—龙山EW向隆起将湘中凹陷分为涟源和邵阳两个次级坳陷.湘中凹陷西部上古生界盖层中发育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前人认为其变形与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有关.本文对湘中凹陷西部进行了多条构造剖面调查,结果表明:涟源坳陷西部上古生界褶皱轴面大多直立、部分斜歪;同走向逆断裂及斜歪褶皱轴面大多倾向NW,少量倾向SE.大乘山背斜为一轴面倾向NWW的倒转背斜,背斜核部及两翼发育大量以NWW倾向为主的逆断裂,背斜内长安组劈理均倾向NWW.邵阳坳陷西部上古生界中走向逆断裂和倒转与斜歪褶皱轴面总体倾向NWW,局部反冲构造带断裂倾向SEE.湘中凹陷盖层变形主要受控于盖层底部不整合界面及石炭纪测水组煤系地层的滑脱,部分断裂切入加里东褶皱基底.上述各次级构造单元变形特征,表明湘中凹陷西部逆冲推覆的总体方向为SE,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NW.分析认为湘中凹陷西部向SE逆冲,与雪峰造山带东缘向SE逆冲及城步—新化岩石圈断裂向NW俯冲有关.
湘中凹陷西部 构造变形 运动学特征 动力学机制
柏道远 王先辉 彭云益 贾朋远 凌跃新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湖南长沙410004
国内会议
2012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
长沙
中文
9-17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