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南前寒武系金矿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再认识

湖南前寒武系金矿主要分布于湘西NE-NEE向雪峰弧形构造带、湘东北NE向幕阜山-九岭隆起构造带和湘中EW向构造-岩浆岩带.按其控矿构造和载矿岩石类型,可划分为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2个主要类型.文章在对不同类型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了研究区内金矿成矿控制因素与成矿规律,指出:区内地层、岩浆岩、矿产分布严格受到深断裂控制,矿床的成矿具有显著的层控效应,沿倾斜发育较深与侧伏成矿和柱状富集规律,以及垂直分带现象,这对于找矿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变质热液型,部分矿床受岩浆热(动)力作用或后期叠加成矿作用影响使其富化.此外,尚可能存在斑岩型或含金斑岩型.通过同位素测年,表明矿床形成时代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金的成矿时代以加里东期为主,与金共(伴)生锑的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并叠加在加里东期金的成矿之上.文章提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主要找矿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次为石英脉型,同时还应对含金斑岩或斑岩型金矿作深层次的找矿研究.

金矿 地质构造 控矿因素 成矿规律 前寒武系

刘升友 鲍振襄 鲍珏敏

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地质探矿中心 湖南沅陵419607 湘西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湖南乾州 416007

国内会议

2012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

长沙

中文

39-51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