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贫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为了解12种704例恶性肿瘤早期贫血表现、发生率、病因及发病机制. 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及骨髓血细胞形态学、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便潜血、尿镜检、潜血试验等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704例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贫血发生率为577/704例(81.96%),骨转移为2/27例(7.4%)、便潜血阳性率为213/285例(74.74%)、缺铁性贫血为311/704例(44.18%)、巨幼细胞性贫血197/704例(27.98%)、正色素性贫血为142/704例(20.74%)、类红白血病反应性贫血为36/704例(5.11%)、骨髓病理贫血为2/27例(7.40%)、再生不良性贫血为16/704例(2.27%).出血发生率为526/704例(74.72%).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多以贫血为首发表现,失血为其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及骨髓病态造血、红细胞无效生成是继发因素.中老年人出现缺铁性贫血,尤伴有便潜血阳性、尿镜检红细胞阳性者,应高度怀疑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要进一步检查贫血原因,以防延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恶性肿瘤 贫血症状 流行病学 早期诊断
陆光生 景晔 孔方方 赵玲娟 王莉 徐和福 周英杰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6
201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