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体蛋白监测冠脉搭桥术后血栓病变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血栓前体蛋白(TPP)动态监测冠脉搭桥(CABG)术后血栓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支持. 方法:33例行冠脉搭桥病例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3、7天及20例对照者准确采集静脉血标本4.7ml,用日本Sysmex-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5项参数—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Sysmex公司配套试剂;应用日本Sysmex CA-550凝血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bg),Siemens公司配套试剂;血栓前体蛋白(TPP)及D-二聚体(D-dimer)用ELISA方法测定,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Inc产品.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术前病例组患者D-dimer及TPP明显升高;与其它参数相比,术后TPP与PLT的变化趋势一致,变化幅度大,在术后第7天持续升高至新水平;术后各期TPP与D-dimer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TPP、D-dimer是血栓病变的危险因子,并通过ROC曲线显示TPP对诊断CABG术后血栓病变有较高的价值;用COX回归分析9例重新入院不良事件各指标,TPP对术后不良事件无预示作用,术后1天的MPV和术后3天的PDW成为患者不良事件的预示指标. 结论:本文的实验研究支持TPP成为CABG术后血栓病变的危险因素,TPP在诊断CABG术后各阶段血栓形成,发展的趋势及指导临床用药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冠脉搭桥术 血栓病变 血栓前体蛋白 动态监测 临床诊断
刘军锋 王雪艳 贾克刚 刘运德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检验科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7-16
201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