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第四纪洞庭盆地临澧凹陷构造-环境演化的水系和重矿物约束

临澧凹陷为第四纪洞庭盆地西部的一个南北向次级构造单元,居于武陵隆起和太阳山隆起之间.前人已通过地貌、沉积和构造特征重塑了凹陷第四纪地质演化过程.本文研究探讨了临澧凹陷水系特征以及凹陷北部ZK257孔重矿物特征的构造-环境成因,从而进一步为第四纪地质演化过程提供了约束.中更新世中期和中后期临澧凹陷处于断陷阶段,凹陷北段为相对封闭的南北向小湖盆,两侧山麓形成EW向水系;南段为相对开放的河流环境,凹陷东、西两侧分别形成NE向和NW向水系,河水向中央入渐水后再向南汇入沅水.中更新世晚期临澧凹陷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雷公庙以北降水向北汇入澧水,凹陷西侧形成总体NE走向的次级水系;雷公庙以南继续形成NW向次级水系(渐水西侧).构造抬升的同时产生向东的掀斜,导致凹陷西侧水系远较东侧发育.ZK257孔内中更新世洞庭湖组中的重矿物均来源于凹陷及周缘沉积岩而未受沅水影响,表明沅水古河道未经过临澧凹陷.周缘侵蚀作用随临澧凹陷扩张而向两侧扩展,使物源岩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洞庭湖组上部(晚期)重矿物含量高于下部(早期).

第四纪洞庭盆地 凹陷构造 地质演化 水系特征 重矿物特征

周柯军 柏道远 陈建成 马铁球 彭云益 王先辉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 湖南长沙410011 湖南省地勘局413队 湖南常德415000

国内会议

2010年湖南省地质学会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41-148

201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