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期和贮藏温度对”金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速率、品质和色彩变化特征,从而确定合适的采收时期以及采后达到最佳可食品质的贮藏时间. 方法:从2009年10月17日至11月7日期间,每隔7天分四个不同采收期(Ⅰ~Ⅳ)采收‘金艳”猕猴桃果实,测定常温(23±1℃)贮藏60d以及低温贮藏(4℃)2、4、6月常温货架期14 d,果实呼吸速率,品质指标和果肉色彩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结果:采收期Ⅰ和Ⅳ”金艳”猕猴桃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最早出现呼吸高峰,失重较快,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在常温以及低温贮藏货架期迅速下降,而采收期Ⅱ和Ⅲ猕猴桃果实推迟了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能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四个采收期猕猴桃随着常温贮藏期间的延长,果实亮度L、色度C*和色彩角h*显著降低,而在低温贮藏后随着常温货架期的延长,果实亮度L和色度C*变化相对缓和,色彩角h*变化比较明显. 结论:采收期Ⅱ和Ⅲ为‘金艳”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时期;低温贮藏可以保持果肉较好的色泽,而色彩角h*可以作为反映果实后熟和衰老的一个指标;常温贮藏30 ~45 d以及低温贮藏2~4个月货架7d后可以达到最佳可食品质时期.
猕猴桃 贮藏温度 采收时期 果实呼吸速率 品质指标 果肉色彩
钱政江 刘亭 王慧 屈红霞 钟彩虹 黄宏文 蒋跃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61-36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