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年产三万吨超临界多元流体精制稻米过程设计及其装备开发--超临界多元流体传质*反应过程开发(Ⅺ)

为了解决国外超临界CO2精制3万吨/年糙米成套机组耗电量高、排放CO2量多、不能均匀微膨化糙米、难以快速达到国内外政府部门对稻米中允许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不断升级的高标准与严要求等问题,特开发超临界多元流体过程设计.选用高压萃取槽,分离器,冷凝器机组压缩机,变频电机等设备。循环压缩机入口压力2~4MPa温度10~15℃,出口压力5.0~7.0MPa温度20~30℃,组成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关键环节是全部回收排放气体的二氧化碳,并经连续或间隙式串联的CO2精馏系统回收精制,初馏塔入口压力5.0~7.0MPa温度20~30℃回流比2~4:1,精馏塔回流比4~6:1,高纯CO2从精馏塔塔顶回流比分配器流出,CO2纯度高于99.9%,出口压力5.0~7.0MPa温度20~30℃;循环液态泵入口压力5.0~7.0MPa温度20~30℃,经加压泵加压、加热器加温,得到压力8~22MPa温度30~40℃循环使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实现超临界多元流体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精制稻米工艺。

精制稻米 超临界多元流体 工艺设计 装备开发

王振锟 王艺瑾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554-559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