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教育差异测度及协调对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合理分布是衡量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不同教育阶段不同衡量角度的特点,分别采用教育的城市首位度、泰尔指数、区位商、基尼系数等测量方法描述区域教育差距状况,结果发现研究生和成人本专科生城市规模过度集中且区域差距不断加大;区域中职教育规模不断缩减;基础教育的区域内的不均衡比区域间不均衡更为突出;北京、天津服务周边教育的能力不足,河北仍需扩充师资队伍;区域教育经费分配差距悬殊,调整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差距成为首任.相应地,区域教育资源协调配置宜采取以下思路.一是高等教育差异式发展,突出地方特色;二是职业教育转型式发展,突出地方需求;三是基础教育互补式发展,突出区域均衡;四是空间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个教育中心城市;五是中央统筹式发展,建立京津冀教育基金.
教育资源 区域差异 协同管理 京津冀地区
高兵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