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与足下垂畸形
目的:探讨运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和足下垂畸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5例慢性胫骨骨髓炎和足下垂畸形的病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3-71岁,平均43岁;骨外露的15例;有活动性脓液流出的12例;感染骨段切除后短缩3-9厘米,平均6.2厘米;所有病例都有踝关节跖屈畸形,跖屈畸形的角度为跖屈10-40°,平均26°.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安置根据术前设计组装好的改良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术后规范外科换药,创口充分引流.7-10天以0.75-1mm/d的速度将骨块缓缓向骨缺损处滑移;同时旋转螺母,使踝关节缓缓背伸.骨缺损会师后断端加压固定.骨髓炎完全愈合,骨不连、骨缺损及皮肤缺损完全修复后,拆除外固定器.根据Parley等骨髓炎愈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治疗效果;根据Mazur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进行功能评分. 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了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21-70个月,平均33个月.骨折愈合的时间为15-37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病例骨髓炎愈合,无复发性感染,骨折愈合,患侧下肢力线好,双下肢等长;根据Paley感染性骨折评分标准所有的病例均为优.踝关节功能根据Mazur评分,优21例;良11例;可3例. 结论:采用Ilizarov技术同期治疗骨髓炎、修复骨大段缺损和矫正踝关节跖屈畸形,彻底治愈了骨髓炎、修复了骨与软组织缺损、恢复患肢的长度、矫正了足下垂畸形,疗效确切、满意.
慢性胫骨骨髓炎 足下垂畸形 伊利扎洛夫技术 可行性分析 临床疗效
彭爱民 杨华清 韩庆海 张庆彬 赵殿钊 郑学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 100144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356-360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