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靶向治疗进展与评价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获得了巨大成功,使人们加强了在其他类型白血病靶向治疗的研究,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近年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肿瘤细胞表面都存在CD33的表达,而在正常造血多能干细胞以及非造血细胞上却不存在这种糖蛋白。因此,可成为靶向免疫治疗的目标。除此之外还有FLT3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BITE抗体,GA101,BTK抑制剂Ibrutinib,Idelalisib等治疗方法。随着免疫学、细胞/分子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白血病的治疗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进入了临床,免疫治疗可为肿瘤患者的长生存甚至治愈提供了光明的前景,未来白血病有望实现个体化、更精准的治疗。
白血病 靶向药物 疗效评价 生存质量
吕跃 刘成成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白血病和骨髓瘤研究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血液肿瘤研究室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5-37
201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