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低血钙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危害
为查明集约化牛场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以及对奶牛其他疾病的影响.该试验随机选取分娩当天(0 d,31头)、围产后期(产后14~21 d,25头)、泌乳前期(产后50~60 d,39头)、泌乳中期(产后120~150 d,40头)和泌乳后期(产后200~220 d,40头)的奶牛为实验动物,调查和记录临床各类资料和检测血钙浓度.结果显示,5个时期的奶牛低血钙症发生率分别为90%、64%、41%、25%和43%,分娩当天发病率最高;患低血钙症奶牛随后易患繁殖疾病、乳房炎、肢蹄病、消化系统疾病和酮病等,分别占33.33%、22.22%、20.37%、9.26%和14.81%.这表明该牛场低血钙症较为普遍,并会引发其他疾病,危害增大.
奶牛低血钙症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临床观察
王刚 舒适 金锡山 夏成 许楚楚 肖鑫焕 白云龙 范子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内科与临床诊疗学分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大庆
中文
182-186
2015-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