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腔内修复术治疗锚定区小于15mm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两种不同的腔内修复术对于锚定区小于15mm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从2007年3月到2012年9月在我院进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67例锚定区小于15mm的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与烟囱技术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支架移位(5.7%和3.1%,x2=2.31,P>0.05)、内漏(2.8%和6.2%,x2=1.35,P>0.05)、分支阻塞(0和6.2%,x2=0.73,P>0.05)、LSA窃血综合征(2.8%和6.2%,x2=0.42,P>0.05)、左上肢缺血(2.8%和0,x2=0.58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两种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锚定区小于15mm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胸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B型 腔内修复术 疗效评价
钟武 杨帆 陈睦虎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泸州646000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88-90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