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酸压裂工艺在姬塬油田延长组老井改造中的应用
长庆姬塬油田属特低渗透性油田,储层渗透率低,由储层基质向裂缝壁面的渗流能力差,储层改造难度大.油井产液量和产油量较低,油田产量递减快,稳产难度大.由于超低渗油藏特定的渗流特性、储层条件,在储层改造中虽然采取了多种酸化、压裂增产措施,但措施效果不理想,产能恢复慢,有效期短,很难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以造长缝为目的的大规模压裂工艺,一方面由于成本高,进一步降低超低渗油藏的开发价值;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储层和注采井网条件下,长缝极易导致油井水淹,不利于油藏的后续开发.通过使用较大的前置酸量,使用大排量挤酸,并在挤酸后关井反应,酸液可实现对近井地层、裂缝壁面、远端裂缝周围地层进行深部解堵处理,并且在大排量挤酸的过程中通过溶蚀作用可以开启地层微裂缝,形成新的产油通道.挤酸关井反应后对储层压裂改造,在扩大裂缝规模的同时,将酸溶蚀开启的微裂缝填砂延伸,实现对储层的体积改造目标,并取得了比较好的增产效果.
低渗透油藏 储层改造 前置酸压裂工艺 增产效果
魏江伟 沈桂川 蒲三龙 张进科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710200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171-176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