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城市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研究我国主要城市地区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水平、组成与变化特征、来源特征、以及人体健康风险水平,对比研究国内外针对苯系物的管理和控制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方法:概述总体上,采用文献调研与对比分析,外场观测,来源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等研究方法,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 结果:我国城市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普遍较高,部分监测点的苯浓度高于日本、英国等国家环境空气中苯的质量浓度标准;部分城市如北京市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表明近年来部分城市采取了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城市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基本呈现出甲苯含量最高苯次之、邻二甲苯含量最低的浓度组成特征,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不同城市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苯系物的主要来源。我国城市环境空气中的苯的潜在致癌风险不容忽视。 结论:为改善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居民健康,我国有必要将环境空气苯系物纳入环境管理体系,尽早研究并制定环境空气中苯的环境基准和浓度标准,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环境空气中苯的污染。
城市空气环境 苯系物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评价 控制技术
李红 王宗爽 夏芬美 张正正 李雷 许伶红 张新民 张玉洁 王学中 张玮琦 毕方 孟令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4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 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南京210047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环境保护局,舟山316200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基准/标准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47-149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