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温经通络散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背根神经节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奥沙利铂建立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外用中药组,外用中药组予温经通络散浸泡大鼠四肢及尾部,空白对照及模型组大鼠浸泡于等体积去离子水.检测机械刺激下大鼠痛觉超敏反应,采用HE染色法观测大鼠L4~L6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病理组织学改变,RT-PCR检测谷氨酸转运体1(glutamate transporter-l,GLT-1)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转运载体(glutamate/aspartate transporter,GLAST) mRNA表达. 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机械性痛觉超敏状态(P<0.01),背根神经节偏心核、多核仁核数量明显增加(P<0.01),GLT-1、GLAST mRNA表达下降(P<0.05);相对于模型组;中药组大鼠痛觉超敏状态明显改善(P<0.01),背根神经节偏心核、多核仁核数量减少,GLT-1、GLAST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 结论:温经通络散外用可显著改善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背根神经节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表达有关.

周围神经毒性 温经通络散 实验药理 奥沙利铂 背根神经节 氨基酸转运体

邓博 贾立群 王媛媛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2015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岐黄论坛分论坛

北京

中文

167-171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