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瘫患儿尖足畸形的影响. 方法:选取以双下肢痉挛为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体疗训练、按摩、水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及低频电刺激治疗,针刺选穴为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解溪、承山、脑清、跟平,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低频电刺激部位选择为胫骨前肌,1周6次,2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5-20天,连续治疗3个小疗程.治疗前后对患儿下肢分别进行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量表、综合痉挛量表和足背屈角测量进行评估. 结果:以MAS评分方法评估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足背屈角评估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踝关节活动度及CSS评分降低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训练同时配合针刺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改善脑瘫患儿尖足畸形.

痉挛型脑瘫 尖足畸形 儿童患者 针刺疗法 低频电刺激法 疗效评价

符文杰 金炳旭 赵勇 刘振寰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 广东佛山5282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48-453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