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皮肤湿度
对皮肤湿润程度的评估是中医临床的重要诊查内容,对疾病状态的重要判断依据,通过考察皮肤湿度,可以间接了解机体津液水平、气血运行状态,为疾病性质和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查体进行切尺肤以判断皮肤润燥的同时,目前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测量。其中包括:反射光谱,吸收光谱,折射光测定,以及湿敏电阻传感器,湿敏电容传感器,皮肤水分测量仪等设备进行皮肤表面的相对湿度,影响皮肤湿度的原因主要有:周围温度,季节影响,空气的流动性,皮肤表面的油脂,服装,体温等。测取的湿度多为相对湿度,故皮肤湿度测取条件须严格制定,包括季节、气候、环境条件,尤其是环境的稳定性与密闭性,至关重要。临床中对皮肤湿度的观察主要局限于医生查体,在皮肤科、美容科还可见皮肤水分的检测内容。作为有助于临床多个系统疾病诊断的指标,普及皮肤湿度检测,并实现常规化、客观化,是今后需要发展和重视的研究科目。
中医诊断 皮肤表面 湿润程度 临床应用
姜智浩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73-174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