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偏瘫步态功能障碍特点原因分析及步行康复训练对策的研究

背景:脑卒中后步态异常是卒中患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大约60%的偏瘫病人存在足下垂、内翻,足下垂、内翻是影响偏瘫步态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传统康复方法对针对偏瘫足下垂的治疗效果不佳. 目的:发现脑卒中偏瘫步态的具体障碍特点和原因,探讨基于肉毒素注射的优化治疗方案对卒中后足下垂和偏瘫步态的康复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从运动学、动态关节角度和动态肌电图三个方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全面三维步态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结足下垂和偏瘫步态的功能障碍特点,探讨纠正足下垂和偏瘫步态的优化治疗方案。 结果:脑卒中偏瘫步态的主要特点是偏瘫患者患侧步长、跨步长、步频明显减小,步宽增大,步速减慢:步态周期延长,双腿支撑期时间和所占步态周期比例明显延长,单腿支撑期所占步态周期比例明显缩短;偏瘫患者患侧小腿肌肉EMG信号减弱(腓伸肌群、腓肠肌内侧群、外侧群),踝关节背屈、跖屈、外翻肌力弱;踝关节步行时支撑、动力差;踝关节运动学曲线为单峰样(V型)曲线。 结论:足下垂、内翻影响患侧下肢的触地、负重支撑,迈步拖曳、重心后移、向前移动动力差、膝反张等。偏瘫痉挛早期给予小腿后群肌肉肌肉牵拉、局部肉毒素注射结合腓骨长短肌、胫前肌肌力强化训练是纠正足下垂内翻、改善的偏瘫步态的优化治疗方案。

脑卒中 偏瘫 步态功能障碍 步行康复训练 肉毒素注射法

赵军 张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0-71

2015-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