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性下橄榄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附7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是由原发于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环路(DROP)区病变所继发的一种特殊的跨突触变性,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本文拟对HOD的临床和影像特点进行探讨,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回顾性分析6例脑桥病变继发HO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HOD在临床并不少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做出正确诊断和减少误诊的前提;延迟损害和远隔损害是诊断HOD的重要线索。原发于DROP的病变,在好转的过程中或痊愈后一段时间,再次前述的症候组合时,均应考虑到该病可能。确诊需要MRI.HOD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巴氯芬、氯硝西伴、卡马西平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病理机制 影像学诊断 药物治疗
武雷 安红伟 黄德晖 董钊 于生元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4-84
2015-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