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藤碱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青藤碱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确诊患者162例,156例完成治疗,随机分为5组:DF-OA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口服;DF-UP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扳机点超声波透入;SIN-OA组给予青藤碱缓释片口服;SIN-IN组给予青藤碱扳机点注射;SIN-EP给予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各组患者均治疗3W.治疗前及治疗后1W、2W、3W以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压痛点计数(CT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起效时间(OT)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ADR). 结果:SIN-EP组患者治疗后SFMPQ中的所有分项得分、压痛点计数和HAMD评分均与SIN-IN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不同程度优于DF-OA组、DF-UP组和SIN-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EP组起效时间快于SIN-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不同程度快于DF-OA组、DF-UP组和SIN-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N-OA组患者治疗后SFMPQ中的所有分项得分、HAMD评分和起效时间与DF-UP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优于DF-OA组,且SIN-OA组和DF-OA组的压痛点计数相当,均多于DF-U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R以SIN-EP组最低,SIN-IN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藤碱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均有良好疗效,青藤碱注射液电致孔透皮给药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青藤碱 剂型选择 给药途径 临床疗效

张维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深圳518101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84-191

2014-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