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对腰突根性神经痛大鼠外周镇痛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针刀组,共4组,每组10只.用热痛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后的缩爪潜伏期;HE染色观察L5神经根的病理学变化;造模后第8天分别取各组大鼠血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5-HT、β-内啡肽的含量. 结果:模型组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模型组血清中β-内啡肽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提示针刀疗法可通过对血清中5-羟色胺、β-内啡肽含量的调节作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的炎症反应,发挥局部镇痛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根性神经痛 针刀疗法 5-羟色胺 β-内啡肽
付伟涛 郭健 赵淑英 郭长青 梁楚西 黄怡然 张丽萍 崔成俊 朴起范 孙红梅 许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55-261
2014-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