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论”非遗”传承与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以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复兴为例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离人们而远去,相反,其正在帮助人们建构着人们今天的社会的同时,还在帮助人们看到通往人类社会未来之路.笔者认为,如果人类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地方性的现代文化之路,和地方性的独特的现代社会运行模式.也就是说,现代化的道路也可以有多种模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现代文化之中.本文研究的有关景德镇的手工艺复兴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另外,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再存在封闭的文化系统,所以,每个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传播者未必只是当地民众,其可以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共同传承与传播.在人类的知识系统已经世界化了的今天,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将会是人类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社会结构 多样性发展
方李莉
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9-190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