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30: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视域中的左翼文学价值辨析--左翼现代性的再认识之一

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就是给很多迷惘的中国青年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在他们心里,左翼作家的作品是“管用的”他们不仅反映现实,而且指引现实,这也是左翼学者们最引以为豪的地方,也是当时被右翼和第三种人所垢病的地方,但今天看来,这是左翼的独特价值。因此,当代的中国文学,要想重新走向大众,就不能仅仅是沉吟和反思,而应当是一种“鼓糙”和“号角”文学,能够指出前进的方向。现在,人们经常看到大量历史剧和历史小说,这是不正常的,历史和今天的经济生活千差万别,不可能奢望从故纸堆中找到今天经济社会生活的所有答案,同时也无法像1930年代从先发国家借鉴成熟的理论,这只能依靠中国作家自己的探索。

左翼文学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文化价值

许徐

合肥学院中文系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04-11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