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立义与古典风格论中的”浅”、”深”范畴
”深”、”浅”作为古典风格论重要的对待范畴,在古代文论发展史上,因时代变迁、文体差异而呈现出尚深、尚浅及追求深浅合度等多种理论形态,在对待立义思维的影响和制约下,与厚、薄、浓、淡、老、嫩等对待范畴互通互渗,在相反相待的动态平衡中共同构成了古典风格论的话语形态及审美价值追求.本文试图对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及审美内涵做出梳理和阐释.古典风格论中的诸多对待范畴如厚薄、大小、朴艳等都与深浅关系十分密切,它们在形态构成及相宜求中的价值追求上与深浅同一机杆,共同构成古典美学的风格话语,因此,对待立义框架下的“深”、“浅”范畴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范畴内涵、理论形态、话语构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对举一反三,加强对其他对待范畴及古典风格论话语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古代文学 古典风格论 对待立义思维 审美内涵
薛显超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89-195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