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中有”桥”(”--”号)--关于李健吾对废名小说评论的一点补充,兼与司马长风商榷
李健吾曾经评论废名的小说”有句与句间最长的空白”、”废名先生的空白,往往是句与句间缺乏一道明显的”桥”的结果”.笔者在阅读《桥》的过程中,发现小说中出现了一个独特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即”——”(破折号),其出现的频率之高远远超出现当代其他作家.经过细读这些”——”,笔者认为,《桥》中这一符号的使用已经超出了它基本的符号功能,而直接参与了小说文本意义的建构;”——”号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恰好承担起了李健吾所谓的句与句之间缺乏的那道”桥”的任务;由此,我们甚至可能需要重新界定废名小说的”晦涩”、及其与读者的关系.
长篇小说 《桥》 废名 破折号 文学评论
于阿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82-390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