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与现代人文精神
《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孔子修订《春秋》时寄寓的”微言大义”和褒贬书法,后者指经学、文学、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春秋》笔法而形成的一种思维、表达、沟通与解读的基本范畴和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话语言说方式、意义建构方式和话语解读方式.近现代以来,《春秋》笔法不仅并未随着经学在现当代的消失而消失,而且在中国现当代政治斗争、广告策划、文化诉求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攻击方式、话语方式和心理欲求乃至生存艺术,显示出其一定的普适性.
古代文学 《春秋》笔法 文化话语 人文精神
张金梅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恩施445000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62-47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