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生艺术化、美育与美的民主化

李长之”感情的型”理论中包含着启蒙主义的人文精神,对中国现代美育理念的发展起了弥足珍贵的作用,然而借对古代先贤的传记批评来阐释其美育中的人文内涵,文化英雄与精英情结某种偏执又阻碍了他超越审美自律的乌托邦,”人生艺术化”的理想目标也因切断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源泉而易被悬置、孤立与封闭,难以拓展其美育的社会与政治功能,而在后一维度上,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中包含的美育观念或许可以让人们在美感的公正分配与美的民主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故而在美育与美的民主化的框架下比较两个概念的异同,互为参照,互相激发,其用意体现在,一,从李长之研究而言,以西学参照后,有助于反思并纠正审美自律论的某种弊端;二,从威廉斯研究而言,将美育与其文化理论联系起来考虑,不仅有助于还原其美学与文化理论的整体性,也拓展了美育研究的范畴,将美育看成是美的民主化的途径,在美育与政治、文化民主化进程的关系中来看美育,并为当代中国美育与美的民主化提供一种参照,以期在不久的未来达成一种社会共识,走向一种共同文化.

美学 人生艺术化 美育工作 民主化进程

张蕴艳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85-494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