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严羽《沧浪诗话》中的诗歌主体论

严羽以禅喻诗,通过熟参、妙悟、识、辨等概念,阐释诗歌主体的能力及活动.他强调诗歌的鉴赏需要熟参,即由反复吟咏、酝酿胸中而悟入.这种悟是一种不涉理路的直觉体验,基于法而不滞于法,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其最高境界谓之”妙悟”.这种在熟参基础上的妙悟,实际上是一种渐修顿悟.悟以识为基础,而识又通过反复地悟得以积累,由悟而得识,由识而开悟.严羽诗论中的”识”,是辨别诗歌真假是非和高下优劣的经验、能力与修养,主要包括识体、识趣、识法,也包括读书、穷理的积累,从而使诗歌的创作和鉴赏进入透彻和入神的境界.而”辨”乃是对”识”的运用,辨是非、辨技法、辨气象.因此,辨既是识的体现,又是进一步熟参和妙悟的基础.

古代诗歌 《沧浪诗话》 严羽 主体论

朱志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39-649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