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诗人易学与诗学论略

中国诗人的创作和思索更是在很长时期内自觉地滋生于系统的自然观、本体论、心物论中,并同时成就着自我的道德人生与审美境界。这得益于易道深遂广大的建构能力,它给世界以化生模式、阐释空间,给人以行为规则,给诗歌、艺术以既有法度又不乏自由的理路与逻辑。毫无疑问,在易道视野下的哲学与诗学的共生关系与存在于西哲那里诗歌与哲学的紧张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并通过分析易道与诗的关系、圣人与诗人之间的相互渗透及语言问题,阐述了易道与诗的共生模式中包蕴着对诗之本体与方法论、价值观的填密思考,易学的本体论、圣人论、心物关系模式直接地影响着诗学理论的内在肌理,同时,诗学的思考也反馈到哲学领域中。更重要的是,中国易学与诗学的理论资源将有益于当代的哲学与诗学的思考。

中国诗人 易学理论 诗学理论 创作风格

李瑞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9-14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