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戏仿的后现代精神特质分析

戏仿虽然是一种跨时代的、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和文化实践形式,但却在后现代时期却获得了最适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话语空间和文化环境,达到了一个空前繁盛的发展阶段.戏仿因其所拥有的双重性、对话性、自反性和狂欢化特质与后现代精神特质之间存在一种深度的契合,因而成为一种能够代表后现代主义文化总体风格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实践方式.本文认为,戏仿所包含几个基本特质-双重性、对话性、自反性和狂欢性,在某种程度上正代表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总体风格。同时,本文关于戏仿的后现代精神特质的观点,也是对传统戏仿观念的突破。首先,戏仿的双重性主要是针对传统研究中对戏仿所做的单向化、单义化和片面化的理解和定位而提出的;其次,戏仿的对话性质所针对的是关于戏仿的传统体裁定位,即把戏仿看做是对源文本的嘲讽、丑化和攻击等纯粹否定性的体裁;再次,戏仿的自反特质是对戏仿的批评和反思功能的概括,而这一点在传统戏仿研究中是缺失的;最后,戏仿的狂欢化特质是针对现代批评家否定和取消戏仿的滑稽、诙谐等喜剧特性的观点而提出来的。

戏仿 后现代精神 艺术风格

程军

安徽财经大学文艺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21-133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