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梁启超美学思想与儒家静坐养心法的谱系关联

从学术谱系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迥异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并非采补自西方近现代美学,而是出自其对清末以来儒家静坐养心法的不断淬沥:从1891年康有为《长兴学记》中的”慎独”与”主静”,到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对静养法中”纵其心”途径的标举,再到1899年《惟心》篇中由”纵其心”途径而生的”心境论”或”境界说”,进而到1905年《德育鉴》以”主观”或”静观”作为对儒家静坐养心法的发明和”纵其心”途径的方法论提升,梁启超早期的美学思想萌芽不断生发,最终产生了其在20世纪20年代标举的”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的全部内涵.这一谱系关联表明,梁氏高度强调道德与审美之间的连续性,一反于康德的区分性传统,从而使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具有最鲜明的本土特色.

美学思想 梁启超 儒家 静坐养心法

冯学勤

北京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30-241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