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伯懋父簋墨书蠡测商周书法

河南洛阳北窑的一处西周贵族墓地,出土了7件写有墨书文字的铜簋、铜戈以及铅戈.特别是一件西周康王时期的铜簋,在内底一侧存留”白(伯)懋父”三字的墨迹,堪称是上古的书法佳品.这些墨书与商周铜器铭文的书体风格大体相同,但保留了字迹的笔意.笔者拟用这件作品对商周时期的书法情状做一简略窥测,因为伯懋父簋墨书的出现使人们更可能将金文在书法范畴内进行考察毕竟“古代铭刻的形式之美属于书法艺术的范畴,它不仅有其独特的审美要求,而且表现得相当突出。也正是基于此,曾大胆的设想这个墓群的主人,是爱好习字的一家人。当然这一不成熟的商周书法探研工作,只是一个开端,也多属于揣测的范畴,也尽力解决书法的起源之探,文字的起源与书法的起源并不是一回事,也需要把甲金文中非书法的因素剥离出来。这可谓是铜器石刻铭文为载体的大篆、小篆的书写的首要问题,因为上古书法音信微茫,甚至有人直言,“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
商周时期 书法艺术 墨书文字 伯懋父簋
张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6-180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