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肠淋巴途径探讨”肺病治肠”在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从肠淋巴物质基础来探讨”肺病治肠”的理论实质,试从基因、蛋白、组织形态学的立体角度来阐释通腑泻下法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的机理. 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KB组、SO组、MX组、DCQ组、JZ组、SN组,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法制备重症胰腺炎及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通过大承气汤、肠淋巴结扎加和善宁干预后取材,观察及检测肠屏障功能变化、肠淋巴结炎症因子的变化、肺损伤的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等. 结果:1.胰腺组织病理损伤:MX组最为明显,但与DCQ组和S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JZ组病理损伤最小,与MX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DCQ组和SN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2.肠屏障功能变化:小肠组织病理损伤方面,MX组与S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JZ组病理损伤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肠淋巴结HMBG1 mRNA荧光定量PCR,DCQ组及JZ组降低较为明显,两者较KB组及SO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JZ组与DCQ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P>0.01).4.肺损伤的变化:病理损伤方面,MX组坏死最为明显,但较DCQ组和SN组无明显差异(P<0.01);JZ组病理损伤最小,与MX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组织HMGB1 mRNA荧光定量PCR,MX组较其他各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DCQ组、JZ组较其他各组回落最为明显(P<0.01),DCQ组较SN组有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HMGB1 Western Blot,MX组蛋白表达上调最为明显,除与S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P>0.01),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JZ组蛋白表达上调最不明显,与DCQ组比较有一定下降的趋势(P>0.01).5.血清HMGB1:MX组较其他各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DCQ汤组及JZ组较其他各组回落最为明显(P<0.01). 结论: ”肠淋巴途径”可能是”肺病治肠”的关键途径,大承气汤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通过大承气汤改善肠屏障功能,从而减少肠淋巴液中炎症因子的介导而实现.

重症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大承气汤 肠淋巴液 炎症因子

周秉舵 徐亭亭 孔婧 朱生樑 王晓素 周莉 刘春芳 张秀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消化科;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消化科

国内会议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924-927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