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陈誩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辨证思路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能体现中医治疗特色和优势的病种.陈誩教授认为,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在脾胃病的临床辨治中更加深入、细化,并体现个体病机特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从”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等多个矛盾的统一对立关系来阐述陈誩教授辨治脾胃病的临床辨证思路。陈誩老师认为,脾气主升清,其性燥,多虚多寒,气多于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主通降,其性湿,多实多热,多气多血。脾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纳运相司,寒热互调,气帅血和。病理上或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疫毒等邪气,或因七情饮食劳逸等失调,或因外伤、内生瘀血痰湿水饮等病邪,导致脾胃纳运失司,升降失常,清浊相混,燥湿不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气血不和,影响阴阳失衡,故脾胃之病随之而生。故脾胃病之辨证,当辨脾胃之“纳运”、升降”、“燥湿”、“寒热”、“虚实”、“气血”、“通涩”,兼顾五脏,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脾胃病 中医理论 辨证论治 陈誩

周滔 梅晗 朱向东 王帅 陈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408-410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