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增高一例报告
胃癌患者AFP的来源,可用退化论来解释。由于胃和肝组织均是由胚胎期的原始前肠演化而来,在起源上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一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过程中细胞分化发生差错,某些基因被抑制,导致部分出现肝样分化,在细胞癌变时被激活,其产生AFP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表达,导致大量AFP产生,而并非胃癌肝转移后,转移灶周围再生或增生的肝细胞产生的。甲胎蛋白(AFP)作为HCC主要肿瘤标志物是一个单链糖蛋白,根据植物凝聚素与AFP糖链亲和力的不同,把AFP分成3种类型,AFP-L1由良性病变肝细胞分泌,AFP-L2来自孕妇,而AFP-L3则由HCC产生。常用AFP-L3占AFP的百分比表示,如果血清中总的AFP升高而AFP-L3所占的比例超过10%, HCC发生危险率增加7倍,故通常以10%作为区分良、恶性肝病的阈值。其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FP,称为新一代HCC标志物。本例患者经胃镜取活检病理确认为贲门磷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AFP为3931.00ng/ml,AFP-L3为420ng/ml,AFP-L3为10.68,三项结果均高于正常,提示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AFP,AFP-L3,AFP-L3%升高的病例,肝功能正常,肝炎标志物阴性时,要考虑消化道肿瘤,尤其胃癌的可能,有必要做一些相关检查,以免误诊和漏诊。
胃癌 甲胎蛋白异质体 临床诊断 肿瘤标志物
韩素桂 胡万宁 刘启为 李世龙 赵洪焕 鲁爱辉
唐山市人民医院核医学检验科 唐山市乐亭县妇幼保健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82-583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