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炎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缺血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肠镜等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基础疾病、肠镜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经过积极内科、外科治疗疗效. 结果:缺血性肠炎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便秘等关系密切,2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100%),出现便血21例(91.3%),腹泻12例(52.2%),腹胀9例(39.1%),不全肠梗阻2例(8.7%).肠镜下有特征性表现,以左半结肠为主的黏膜糜烂、溃疡形成,经过内科早期积极干预,22例(95.7%)痊愈,1例(4.3%)转外科手术治疗. 结论:有基础疾病患者,临床出现突发剧烈腹痛,腹泻,而后出现血便,应考虑缺血性肠炎的可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本病预后的关键.
缺血性肠炎 病理机制 影像学诊断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沈睿炜 孙聪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消化科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641-644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