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古村落文化发展变迁
当前,中国各地都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型城镇化运动,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借鉴和汲取传统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居建筑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 为此,在城镇化规划建设过程中注意保留传统古村落的重要历史信息,让“居民望得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古村落整体历史风貌、街巷格局、文物古迹等历史建筑保护为重点,突出传统古村落文化特色;避免“推倒旧房盖新房”的建设性破坏行为,力求使古村落得以“原真性”修缮和保护,让古村落文化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古村落 文化变迁 资源保护 新型城镇化
苑焕乔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1-75
2014-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