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把”非遗”带进新城镇可以尝试--关于京西古幡会等非遗项目传承问题的思考

随着农村人口流出和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原在农村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京西幡会和京西山乡戏曲)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人才和传承方式等挑战.但是,如果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新的舞台和契机,或许是一种新的机遇,并获取到新的正能量.接纳传统文化,可使新城镇更具文化特色与吸引力和凝聚力;走进新城镇,可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勃勃生机,更有利于传承与发展.具体做法或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公园场馆式、社区活动站式、中心运营式、分散公益式、项目与校园对接式、特色文化产业式等等.既繁荣了城镇文化,促进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心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运营模式 新型城镇化

安全山

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

国内会议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第十六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20-124

2014-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